联系电话:0755-2322 8276
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医院管理文库 > 正文

医改,清醒着还是迷路了?

来源:未知 编辑:admin 点击量: 时间:2016-06-27

 

中国医生自由执业的代表性人物、虽然医疗体制不尽相同,但全世界的医生都不好当,都很累。张强医生的话没错,不过,中国医生似乎更累,因为他们不但没有时间,而且没有尊严,当下的中国,乃至全世界,“医改”无疑都是社会的焦点、痛点和难点。因此,无论是政府,还是社会,无论是专家学者,还是平头百姓,都关心、操心且烦心。所以,我们都不知道医改是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?是清醒着?还是越走越远迷路了?

 

解放医生:未来医改的出路

我们都做的医生的职业、要说有自己的时间那是不可能的,医生为了能够让病人越来越少,除了每天每夜的看病外,还需要在没有病人来看病的时间去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,让自己变得更专业,去奉献给社会。医改就是受气的小媳妇,反正大家心里都不爽,也不用出什么落地的注意,一边喷一边看看热闹也就好了。两会期间,尤其如此,简直谁完全否定医改,谁就是大英雄。

诚实地说,医改不是考试,只要做对选择题就行了,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;医改也不是应试教育,打不了双百分就要揍屁股,有问题的地方需要解决问题。客观看待医改,是有效解决目前医改的前提。

 

新医改,究竟想解决什么问题?
2009年,中国政府把“看病难,看病贵”定义为中国当前医疗体系的主要矛盾,尽管这仍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提法。争议在于:“究竟多难算难,多贵算贵?挂个号5块钱还贵?”

如果把这个通俗提法翻译成较为严谨的陈述,“看病难”实指由于中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,导致高质量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问题,尤其是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和基层;而“看病贵”则指医疗保障水平低,给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广大农民带来的沉重医疗负担。

 

五大医改目标的进展究竟怎么样?
围绕这个核心问题,新医改提出了五大改革任务:完善全民医保制度,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,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,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。这五项改革的进展究竟怎么样?

首先,我们可以看到全民医保制度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。

其次,基本药物制度不断调整。

第三,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得到改善。

第四,中国居民享受到了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。

第五,公立医院改革由点到面、由浅入深。

 

医改不是失败了,而是碰到了更难解决的问题

是医保资金风险加大。中国医疗服务体系大的支付方是医保基金,随着医疗需求不断释放,医疗支出水涨船高,医保基金面临几个严重的挑战:三大保险制度分属不同部门管理,不利于统一管理资金。由于信息化设施落后,专业管理者缺少、管理部门协调等原因,医保对医院过度医疗和骗保等行为做不到“该打就打、该罚就罚”.

 


第二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。基层医生的临床能力并无巨大飞跃,特别是农村,城乡差异严重,现有的医生不能担当起守门人的角色,又缺乏新培养的全科医生。

 

第三是公立医院的激励模式、人事制度依然没有根本改变。一是财政激励模式不当,公立医院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,医院收支不平衡时,由财政弥补亏损款项。

 

我国医疗改革本质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

表面上,医疗体系改革是在解决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问题,但真正的目标是建立效率高、质量好、多元化、资金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。这个目标是完全符合中

国实际情况的,虽然进展非常艰难,涉及的利益链也越来越复杂,但大方向是正确的。
 

对中国医改伤害大的是浮躁的功利主义。无论是哪个模式,它们都代表了某种做法的成功,如果缺少量化的分析报告、反复论证和跟踪调查,匆匆忙忙推崇一个模式,只能让改革多走弯路。另外,无休止的口水仗、哗众取宠的传播、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舆论,也是中国医改的伤害,特别是对哪些默默做事的人。

 

网友评论:

关于我们  |   联系我们:0755-23228276

1
2
3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