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尽其用,不要让医疗设备沦为摆设!
新医改以来,国家财政给予了基层很多的支持,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,医疗设备也得以更新换代。然而,由于诸多原因,国家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的医疗设备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,虽然一些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好,但医疗机构内部却没人会使用,还有一些设备,配发后便直接堆放在仓库。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金和医疗资源,也让国家的政策打了“折扣”,一些基层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%。
人才瓶颈、配置不合理是医疗设备闲置重要原因
调查发现,基层医疗机构除了缺乏专业人员,投入缺乏科学性、配置不合理也是造成医疗设备闲置的原因之一。此外,基层严重缺乏相关的医技人员,没有专人从事检验、 影像等医技辅助检查工作。因为从事超声、放射等影像诊断的医生,在基层医院所处的地位和薪酬水平低于临床医生,致使医疗机构很难招录到此类人员。加上基层医院的病种单一、 在职培训机会少,在岗医技人员的能 力也普遍处于较低水平,致使医疗设置常处于闲置状态。
重点解决人才问题,方能物尽所用
要解决医疗设备闲置这一问题,首先要解决“人”的问题。因为在硬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,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专业人员。通过派驻技术人员到基层指导、驻点帮扶,安排基层医务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学习,提高其技术能力。
加大对基层医技人员的培养力度和管理力度
医院究竟需要什么,要进行全面评估,既要考虑到其现实的需求,又要虑及其后续的发展规划,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要进行充分的论证。对于已经闲置的设备也要做出应对,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。
医疗机构购置医疗设备,一定要按医疗机构实际需求,科学、合理地选择必要、必需的医疗设备,切莫贪求高、精、尖的先进设备,否则只会增加医疗成本,影响医院的其他合理投入。
霍尔斯作为国内首家医疗设备整体规划专家,规划配置的基本原则(科学、合理)——落实到每个科室的发展规划,协助设备管理者,认清设备当前重要的管理问题;挖掘设备管理现存的死角,促进管理模式更新换代;运用现代管理经验,建立设备投资及其管理的新模式;带来新观念,开拓设备管理者全新的管理思路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网友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