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患者就医体验,提升医院服务质量
患者体验是患者就医时跟医疗机构的全方位的、综合的互动体验。这种体验往往由医院的文化和氛围所造就,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的感知。
患者到医院接受诊治,必定会留下某种感受。感受不好时,常会用这样的词语来表达:太麻烦、不方便、听不懂、太贵、态度差、不爽、没解决我的问题等等。显然,只要有了这样的感受,医院要想留住患者就很难了。
鉴于大家对患者体验理解的意义没有共识,很多医疗机构也并不知道该怎样提高患者体验,这一点都不奇怪 。
然而,这并不影响某些医院借着自己臆想中的患者体验来为自己做宣传。一个很典型的做法就是把医院外表搞得富丽堂皇,比如把医院大厅修得像五星酒店的大堂。另一种做法是各种花哨的活动。这些活动确实可以把医院的品牌延伸到社区的日常生活中,但是,不要忘了医院的根本价值在于优质的医疗服务。
那么如何增强患者就医体验好感呢?小编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
1
优化诊区设施布局,营造温馨就诊环境
1、优化门诊布局流程
设立导诊台,配备导诊人员,加强服务窗口、电梯口等候引导。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,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,分楼层设置挂号、缴费窗口,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。探索建立联合门诊,简化就诊环节。
2、保持环境整洁
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,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,保持干净、整洁、安全、舒适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。整体环境整洁,无卫生死角,有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和医患沟通场所。设施设备完善、整洁有序,保洁人员配置科学合理、满足需要。
3、设置醒目标识
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、科室分布图,楼层指示标识清晰明了;为危险、易燃、易爆、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。
2
推进预约诊疗服务,有效分流就诊患者
1、预约诊疗服务
设置预约门诊服务台,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预约挂号服务。普通、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。建立预约挂号台账、记录,保证患者预约信息完整准确。多种方式(电话、现场、掌上医院、微信、网络、诊间预约及自助预约机等)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服务。出现预约门诊变更、暂停、取消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告知患者。
2、推进双向转诊
推进分级诊疗,支持双向转诊,通过网络、电话、窗口、诊间、社区等多种方式、多种途径,提供预约诊疗服务,方便患者预约。实行“预约优先”,对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。
3、实现分时预约
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,合理安排患者就诊、检查时间,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。
3
合理调配诊疗资源,畅通急诊绿色通道
1、合理调配资源
根据门急诊就诊患者病种排序,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,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。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,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,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及时检查
2、实施急慢分治
逐步转诊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,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、康复、护理、复查、随访,缓解医院就诊压力。
3、及时救治重患
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,开通绿色通道,先救治、后缴费。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,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。
4
发挥信息技术优势,改善患者就医体验
1、加强信息引导
通过新媒体、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,引导患者错峰就诊。对门诊等候、预约诊疗、特殊检查、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提供服务。
通过诊室内记账、诊间结算、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,减少患者排队次数,缩短挂号、缴费、取药排队时间。
2、加强信息管理
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,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。推行电子病历,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,提供诊疗信息、费用结算、信息查询等服务。
3、提供信息查询
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,提供自助打印、手机信息、电话告知、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。
霍尔斯认为:高质量的患者就医体验才是良好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。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,对于医者,对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管理者至关重要。它可激起爱心和同情,它可唤醒职业良知,它可以点燃钻研和创新的火种。
相关文章:
相关推荐:
网友评论: